【睡眠中斷】研究:可能導致老人失智

    研究結果顯示,一夜安眠不僅讓人醒來後神清氣爽,而且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睡眠安穩可能有助於防止老人失智;另一項研究則顯示對老人失智症的診斷,誤診的比率可能相當高。

    《華盛頓郵報》報導伊利諾州惠登學院的研究發現,擾亂睡眠的呼吸障礙與顯示老人失智症的腦部澱粉狀斑塊增加有重大關係,而用牙套或呼吸器治療睡眠呼吸障礙,可協助降低失智風險或減緩病情惡化。老人失智症協會說,大約三成男性和兩成女性受到睡眠呼吸障礙困擾,每個晚上會因呼吸不暢使睡眠中斷50到60次。對70歲以上銀髮族進行的研究,發現不論認知能力輕微受損(MCI)或正常,有睡眠呼吸障礙的人在三年期間腦部斑塊都增加較多。

    以前的研究發現睡眠期間腦部會消除澱粉狀斑塊沉澱,因此睡眠呼吸障礙可能妨礙這種清掃有毒物質的程序。同時,由聯邦資助進行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服用老人失智症藥物的老年人,有相當大的比率可能根本沒有罹患這種疾病。

    研究人員去年對1萬8000名MCI或失智的醫療補助計畫(Medicare)受益人展開正子掃描研究,而在迄今完成檢驗的4000人中,只有54.3%MCI 病人和70.5%失智病人腦部有澱粉狀斑塊。腦部出現這種斑塊並不表示一定有老人失智症,不過出現這種斑塊經常是患病的前期症狀,也會提高病情惡化的風險,而腦部沒有這類斑塊可確定當事人並未患老人失智症。這項發現可能改變對這種很難診斷疾病的治療,並節省不當用藥的開支。正子掃描結果已使三分之二病人的療護計畫為之改變。

    過去幾十年對老人失智症的診斷主要是根據病人的症狀來做猜測。雖然脊髓穿刺或正子掃描可檢驗腦部斑塊,可是前者有侵入性,後者動輒要3000至4000元,而研究人員正試圖為此發展簡單的驗血方法。

    (原文:聯合新聞)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