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打機】適度練腦 過度傷腦

    據媒體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要把「電玩失調症」納入「國際疾病分類」修訂版(ICD-11)中。

    • ▲適度打電玩,有助孩子鍛鍊腦力;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柯俊銘)

    所謂「電玩失調症」是持續或重複發生的電玩行為模式,當事者對打電玩的頻率及時間等控制能力減弱,即使已出現負面結果,卻依然執迷不悟,導致社會職業功能受損。

    其實打電玩成癮並非新鮮事,無論國內、外都有大量案例出現,甚至偶有玩過頭猝逝和被勸阻而選擇輕生的新聞。或許如此,現今許多家長視打電玩為毒蛇猛獸,害怕孩子接觸後會沉迷,對於該娛樂活動抱持排斥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期刊《人類神經科學前沿》的報告指出,打電玩有如雙面刃,太投入確實會傷腦,引發依賴的問題,但節制的話可以訓練認知功能,有助強化腦力。

    該研究由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的神經心理學家馬克.帕勞斯(Marc Palaus)博士所主持,他和美國麻州總醫院的學者合作,回顧百餘篇近年來的文獻,透過整合分析的方式,試圖了解打電玩對大腦帶來的影響為何。

    資料顯示,長期且適度打電玩能改變負責注意力和視覺空間能力的大腦區域,促使運作起來更有效率。然而,過度打電玩易造成大腦酬賞系統的失常,提高成癮風險。有研究就發現,打電玩成癮者碰到電玩的聲光刺激,腦部和毒癮有關的區域會立即被活化。

    與其禁止 不如引導合理使用

    有鑑於此,與其禁止孩子打電玩,不如引導合理使用,自然能遠離上癮。至於該怎麼做呢?專家建議如下:

    ◎以身作則:自己先做好模範,避免孩子有樣學樣。

    ◎給予衛教:建立正確概念,使明白適可而止的重要。

    ◎限制時間:事先講好或安裝定時裝置,時間到就停止。

    ◎劃定禁區:只能在客廳等公共區域操作,不准在臥室玩。

    ◎安排活動:協助孩子發展多元興趣,培養打電玩以外的嗜好。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自由時報)

    SHARE